1、回答:食不重味,汉语成语,拼音是shí bù chóng wèi ,意思是吃饭不用两道菜肴,谓饮食节俭, 出自 《左传哀公元年》。
2、2、吊死问疾,汉语成语,拼音是diào sǐ wèn jí,意思是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。
3、出自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。
【资料图】
4、延伸:食不重味近义词:食不二味、食不兼味。
5、反义词:大吃大喝、食案方丈、食必方丈。
6、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俭朴 。
7、示例: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8回:“却安于节俭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,后宫妃妾,衣不重彩,食不重味。
8、”吊死问疾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。
9、示例: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布德施惠以振(赈,救济)困穷,吊死问疾以养孤孀。
10、”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食不重味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吊死问疾意思是: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,吊唁死者,慰问病者;出自《史记》中的《吴太伯世家》,原文节选如下:子胥谏曰:“越王句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
11、此人不死,必为吴患。
12、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,而务齐,不亦谬乎!”译文:伍子胥劝谏说:“越王勾践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,穿衣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,吊唁死者,慰问病者,这是想到利用民众伐吴报仇啊。
13、勾践不死,必为吴国大患。
14、现在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,您却不注重,反而把力量用于齐国,岂非大错特错!扩展资料:《史记》是历史上第一本“纪传体”史书,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,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,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。
15、从此以后,从东汉班固的《汉书》到民国初期的《清史稿》,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,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,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《史记》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,而成为传统。
16、同时,《史记》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,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17、语出《史记 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
18、”是讲越王勾践吃饭不求二个以上的菜肴,一个菜就够了(食不重味),穿的衣服仅一种着色,不讲究花色。
19、还时常吊祭死者,慰问病人(吊死问疾)。
20、表示他生活节俭,关心人民群众疾苦。
21、吃饭只吃一个菜,生活朴素,关心百姓,吊唁死者,慰问病人,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32 华西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