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,我上5楼的水钢集团办公室,接待人员很热情,我说明来意,他建议我去集团老干部办公室,鞍钢支援水钢的干部职工都已给离退休了,老干部办公室了解情况。他说老干部办公室就在水钢实验小学对面那个小楼,在山的对面,让我打个出租车过去。
走在门口,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,去老干部办公室爬山也可以过去,我选择了翻山过去。大约攀登半个小时,来到了水钢老干部办公室。也巧,正好老干部办公室正召集老干部学习。
老干部办公室的人员知道我是作家、记者,很支持我,分别找来3位当初鞍钢援水钢干部接受我的采访。
(资料图片)
第一个是87岁的黄振泽,1962年10月于重庆大学冶金系毕业炼锏专业毕业,分配到鞍钢工作,先后担伫高炉工长。603办公室技术员。1966年来水钢,在水钢的34年里,他先后担任高炉工长、工程师、主任工程师、水钢总工程师、水钢班子成员、副厅级干部,他是“三线”水钢建设参与者、精神的打造者,文化的传承者,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重温水钢建设那段历程。
贵州六盘水是偏僻的山区,有铁矿资源,1966年,国家批准水城筹建钢铁厂,根据“靠山、分散、隐蔽”的建设方式,水城钢铁厂选在青杠林场,对外称603工程。
当时水城是个一万多人口的小县城,一下子来了8万建设大军,自己搭席棚子,干部工人住一起,吃大锅饭,很少吃上新鲜蔬菜,吃上一顿豆腐就是改善生活。
黄振泽当高炉工长的水钢1号高炉,原是原是鞍钢的2号高炉,是1919年日本在掠夺东北资源时修建的,这台高达22米的庞然大物被拆编号后,跋山涉水,从鞍山抬进到水城。
第二位是84岁的吴安石,他是湖南株洲人,1958年大炼钢铁时,从株州的学校直接分配到鞍钢,工作一年多报名参军,1966年转业又回鞍钢,在鞍钢接待处,负责接待工作。
来水城前,处长找他谈话,是去水城去一个长差,时间6个月,可谁知道这一来,从此再也没有离开,在水城干一辈子。那一次远行,他记忆深刻,从贵阳到水城坐15个小时火车,那时铁路满负荷,客车给货车让路,把运往三钱(水城)物资尽快到位。
在水钢他负责接待鞍钢干部、技术人员、工人,跟武汉、贵阳铁路局、站,汽车客运站沟通,设专线、专车,不管来多少人,都确保能够及时到达水城,给他手的就有近3万人。
林桂梅,1967年高中毕业随父亲林春益从鞍钢来到水城。
从水城东站下车,阴雨绵绵,当晚被安排到帐篷旅社,心里顿时觉得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里平,人无三分银”的感觉。被服是潮湿的。
第二天,18个女同志分到炼钢厂,住在大矿槽里,没有床,把行李铺在地上。饮食是杂面馒头,菜是辣椒,酱油是“固化”的。但是都克服,红旗飘扬水钢,人挥汗如雨,想方设法奉献青春。“党叫干啥,就干啥”。“甩开膀子干,出了一身汗;从早干到晚,为了建三钱;风梳头,雨洗脸,守炉餐,伴炉眠,战高温,夺高产”。是当时人们工作劳动真实写照,是那个时代的精神。
鞍钢支援水钢那代人,大都不在了,“忠骨”埋在水城,但他们的后代还在,可谓“献了青春献子孙,献了子孙献终身”。现在有20万鞍钢人子孙,奋战在六盘水的四化建设中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32 华西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